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 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保时捷的十字路口:奥博穆交棒,勒茨斯的回归与挑战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保时捷的十字路口:奥博穆交棒,勒茨斯的回归与挑战
十年功过与未来挑战,都浓缩在保时捷这次关键的人事交替中。

2025年10月20日,保时捷股份公司监事会正式宣布,任命Michael Leiters博士为首席执行官,自2026年1月1日起生效。

这一消息的公布,标志着现任CEO奥博穆在执掌保时捷十年后,将结束长达三年的“双重领导”生涯,未来专注于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职务。

对于保时捷而言,这次换帅并非突然,而是其在销量下滑、电动化受阻、股东施压多重压力下的战略抉择。

01 十年功过:奥博穆时代的荣光与困局
奥博穆的十年保时捷任期,堪称一部典型的豪华品牌“时代样本”。这位拥有同济大学博士学位的管理者,在任期内曾带领保时捷连年刷新财务纪录。

2022年9月,保时捷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不仅是当年全球资本市场的一件大事,也创下了欧洲近十年来最大规模的首次公开募股纪录。

他主导的产品布局中,纯电跑车Taycan累计销量超15万辆,完成了保时捷电动化转型的初步尝试。

然而,荣光背后,多重危机已悄然埋下伏笔。最棘手的是电动化转型的“目标与现实差距”。

2023年保时捷提出“2025年超半数新车电动化”的目标,但2024年新能源车交付占比仅达27%,纯电车型占比不足15%。

产品迭代的滞后更显被动。Taycan自2019年上市后仅在2022年进行小幅升级,第二款纯电车型Macan Electric交付推迟近2年,而母公司大众集团Cariad软件公司的智驾系统还多次曝出兼容性问题。

市场表现的疲软则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2025年上半年,保时捷销售收入181.6亿欧元,同比下滑6.7%,这是自2020年后首次半年度下滑;营业利润10.1亿欧元,同比降幅更是达到约67%。

关键市场的下滑尤为刺眼:中国市场前三季度销量同比下降26%,德国市场下滑16%,欧洲其他市场也出现4%的降幅。

内外部压力的叠加最终促成了人事调整。自2022年9月保时捷独立上市以来,奥博穆的“双重CEO”身份就饱受争议,投资者认为这导致其精力分散,无法有效应对品牌面临的挑战。

02 接棒者Leiters:兼具基因与视野的“Mr. Right”?
保时捷监事会最终选择Michael Leiters,看中的是他身上“保时捷基因+跨品牌经验”的独特组合。

这位德国籍管理者与保时捷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00年,在品牌任职的13年间,他深度参与了Macan和Cayenne等核心车型的开发管理。

其中初代卡宴混动版的研发经历,为其积累了早期新能源技术经验。对于保时捷而言,这种对品牌DNA的深刻理解,是外部空降者难以替代的优势。

离开保时捷后的职业生涯,更让Leiters的履历趋于完美。在法拉利担任首席技术官的八年多时间里,他主导了SF90、296等混动超跑的开发,将性能与新能源技术的融合推向新高度。

而2022年至2025年担任迈凯伦CEO期间,他主导推出750S、Artura等车型,展现出从技术研发到品牌运营的全链条管理能力。

保时捷监事会主席沃尔夫冈·保时捷博士的表态印证了这一点:“奥博穆博士完成了卓越贡献,而Leiters这样拥有跑车行业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接任,值得期待。”

市场分析普遍认为,Leiters既懂保时捷的传统,又了解全球超豪华品牌的新能源转型路径,是现阶段的“最佳人选”。

03 勒茨斯的难题:三重挑战待解
2026年1月正式履新后,Leiters将直面保时捷成立以来最复杂的市场环境。

从现状来看,Leiters首要任务是重塑电动化战略的节奏与可信度。此前保时捷已进行战略回调,宣布推迟部分电动车型推出,将内燃机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寿命延长至未来十年。

原本计划纯电亮相的全新高端SUV系列也改为提供燃油和插混版本。

Leiters需要在“坚守电动化长期目标”与“适应短期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一方面,卡宴电动版已开启路测,计划2026年发布,纯电718也定于2027年前推出。

另一方面,如何避免“战略反复”,向投资者和市场传递清晰稳定的信号,同样至关重要。

第二个挑战在于赢回关键市场的竞争力,尤其是中国市场。作为保时捷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之一,中国市场26%的销量下滑(2025年前三季度)背后,是本土化能力的明显短板。

调研显示,中国30万-50万元区间消费者中70%关注“智能座舱+辅助驾驶”,但保时捷纯电车型仍存在车机本土化不足、智驾功能落后等问题。

部分Taycan未接入微信车载版、高德地图,城市NOA适配有限,与中国品牌的“全场景智驾”形成差距。

同时,特斯拉Model S的性价比优势、比亚迪仰望U8的“豪华+智能”冲击、小米SU7 Ultra对“性能标签”的挑战,让保时捷的市场空间不断被挤压。

成本控制与盈利修复则是更为紧迫的现实压力。保时捷已启动“全球效率优化计划”,计划通过自然减员、限制招聘等方式削减约3900个工作岗位,以实现年省8亿欧元运营成本的目标。

04 豪华品牌转型的必经之路
保时捷的换帅风波,折射出全球豪华汽车品牌在电动化浪潮中的集体困境。当新能源技术重塑行业规则,当中国等新兴市场成为竞争核心,当智能驾驶成为新的护城河,传统豪华品牌的“品牌溢价”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奥博穆的十年任期见证了“传统豪华的最后荣光”,而Leiters的上任则标志着保时捷进入“主动求变”的新阶段。

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这场人事变动传递出清晰信号:在技术变革与市场洗牌的双重压力下,豪华品牌需要既懂传统又敢创新的领导者,需要更灵活的战略调整机制,更需要对用户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

保时捷此前推行的电气化战略成本高昂,导致利润率下滑。与此同时,保时捷还面临关税成本压力与中国市场销量下滑的双重困境。

在中国,以比亚迪和小米为代表的本土车企,正以较低的价格推出搭载高端配置的电动汽车,进一步挤压了保时捷的市场空间。

金融服务公司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分析师Tom Naryan在报告中指出:“保时捷前路挑战重重,美国市场的关税挑战与中国市场的销量下滑是两大严峻考验。”

2026年将成为保时捷的“转折之年”。Leiters这位“老兵新帅”能否带领品牌在电动化迷雾中找到方向,能否让保时捷重拾增长动能,不仅关乎这个百年品牌的未来,也将为全球豪华车市场的转型提供重要样本。

市场正在等待答案,而答案,将写在每一款产品的迭代里,每一个市场的反馈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QQ|标签|爬虫xml|爬虫txt|新闻魔笔科技XinWen.MoBi - 海量语音新闻!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10-27 03:08 , Processed in 0.67381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