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元机器人今年营收或增超10倍,产业链全线受益
人形机器人正从科幻走向现实,而在这场机器人竞赛中,中国公司正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商业化速度。
“我们现在已经是全球人形机器人里出货量最大的企业,甚至比马斯克出货量更大。”10月18日,智元机器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王闯的这番话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
据他透露,智元机器人今年营收规模相比去年增长了好多倍,“可能十倍都不止,规模正在指数级增长”。
这一惊人增长得益于智元机器人远征系列已实现的约1000台出货量,以及明年预期的数千台目标。
01 业务爆发式增长
智元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
2025年,公司迎来了业务爆发式增长,远征整个系列已出货约1000台,明年预计将达到数千台规模。
这一数字使智元机器人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最大的企业,甚至超过了马斯克的Optimus人形机器人。
公司营收也随之水涨船高,今年营收规模相比去年可能增长十倍都不止,呈现出指数级增长态势。
02 产品矩阵完善
智元机器人的产品线涵盖了工业与服务两大领域,形成了完善的产品矩阵。
主力产品远征A2系列是工业级双足机器人,售价16.8万元起,已在汽车制造、消费电子等场景规模化应用。
其中,公司与均胜电子签订了过亿元订单,与龙旗科技也达成了数亿元订单合作。
今年10月16日,智元机器人正式发布了新一代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智元精灵G2。
这款机器人以工业标准打造,搭载高性能运动关节、高精度力矩传感器,并集成先进的空间感知系统。
同时,公司还推出了灵犀X2青春版服务型机器人,预售9.8万元起,覆盖文旅导览、商业接待等场景,并在广交会期间斩获了中东、东南亚的实际订单。
03 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
智元机器人凭借其全栈技术布局,构建了坚实的技术护城河。
公司自主研发的GO-1基座大模型支持“语音指令-任务规划-动作执行”全流程闭环,可在1小时内学会内存条插接等高精度操作,任务成功率较行业提升32%。
在硬件方面,精灵G2机器人搭载31个自由度关节、十字腕力控臂及双电池热插拔技术,可实现24小时连续作业,工业场景稳定性较前代提升30%。
公司还发布了全球首个动作序列驱动的世界模型EVAC,配套EWMBench评测基准,构建“低成本模拟-标准化评测-高效迭代”技术闭环,并通过开源代码吸引开发者共建生态。
04 生态合作战略
智元机器人积极与上市公司合作,构建产业生态链。
公司已与大丰实业、蓝思科技、均普智能、软通动力、东阳光、富临精工、玉禾田等企业成立了合资公司,或入股上市公司旗下公司。
这些合作覆盖了产业链的上下游:
上游研发:与蓝思科技合资成立湖南智启未来,聚焦人形机器人整机组装、功能模组开发。
中游本体制造:与均普智能共同设立宁波普智未来机器人,预计年产能可达1000台。
下游场景探索:与大丰实业共同出资成立浙江硅基方舟,开发文娱体旅商场景的机器人。
智元机器人董事长邓泰华表示:“生态共建是具身智能产业规模化的核心驱动力”,并将其明确列为公司的核心战略之一。
05 产业链受益
随着智元机器人业务爆发式增长,其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也迎来发展机遇。
卧龙电驱率先完成无框力矩电机、减速器、伺服驱动器及实心关节模组等核心单元的开发与生产能力建设,并于2025年3月入股智元机器人,正式成为其战略股东。
汉威科技已与智元机器人展开良好合作,合作进展持续推进中。
在减速器领域,绿的谐波作为灵巧手谐波减速器的独家供应商,单机用量8-10个,2025年订单锁定1.6亿元。
国信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未来行业将呈现硬件标准化、软件智能化、场景碎片化特征。具备全链条创新与生态整合能力的企业将引领增长。
06 行业迎来拐点
整个人形机器人行业正迎来发展拐点。
国金证券研报认为,具身智能是AI最强应用,而人形机器人则是具身智能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除智元机器人外,行业其他企业也频获大单:
优必选科技斩获超3200万元和1.32亿元的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
永茂泰与国内某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智平方与深圳慧智物联达成合作,未来三年部署超过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进入生产基地。
湘财证券指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投资应聚焦三大方向:技术突破、场景落地及全球化布局。未来行业将呈现硬件标准化、软件智能化、场景碎片化特征。
从实验室到量产车间,智元机器人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其与均普智能合作建设的宁波工厂日产能已达15台,柔性产线支持快速交付。
随着“智元—均普智能联合实验室”挂牌成立,年产能“3000台+”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生产线建设推进,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商业化落地正在成为现实。
具身智能的浪潮已至,一个崭新的产业链正在浮出水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