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千亿级大市场要来了!动力蓄电池产业迎来爆发期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锂电池相关企业超2.9万家,成立5年以上的动力电池企业超七成。
今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张和储能产业的爆发,动力蓄电池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中国市场规模预计占全球份额的60%以上,成为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的核心引擎。
01 市场现状:万亿赛道加速扩容
动力电池行业已成为新能源领域的核心支柱产业。综合多家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预计达1187.1GWh,同比增长约32.7%。
中国市场表现尤为抢眼,2025年1-8月,中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675.5GWh,占整体电池市场的73.4%,同比增49.7%。
这一数据印证了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产业链“心脏”的不可替代性。
装机量方面,2025年1-8月,中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417.9GWh,同比增长43.1%。
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占据主导地位,装车量340.5GWh,占比81.5%,同比增长65.1%。
02 竞争格局:头部集中与二线突围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锂电池相关企业超2.9万家。这些企业中,成立5年以上的动力电池企业占比超过七成。
市场呈现头部集中与二线企业加速突围的态势。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双雄并立,2025年1-8月,宁德时代以178.16GWh的装车量位居榜首,比亚迪以95.21GWh紧随其后,市场份额约22.9%。
不过,两大巨头的市场份额均呈现同比下滑趋势,反映市场竞争加剧。
二线电池企业表现亮眼,增长迅猛。2025年上半年,国轩高科装机量同比增长71.9%,亿纬锂能装机量同比增长84.3%,蜂巢能源的增长率更是TOP10中最快的。
从全球视野看,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已占据绝对优势。中国6家企业进入全球前十,合计市场份额68.7%,较2024年提升1.6个百分点。
03 技术路线:磷酸铁锂主导,固态电池突破
从技术路线看,磷酸铁锂电池凭借成本优势与安全性,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2025年1-8月,磷酸铁锂电池销量占比高达73.2%。
三元材料电池销量占比为26.6%,主要固守高端电动车市场。
未来技术迭代加速,固态电池成为下一代技术竞争的焦点。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500Wh/kg以上,循环寿命可提升至10000次以上,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从头部企业的技术路线图看,固态电池量产核心验证节点可能在2027年。
04 应用场景:从汽车到多元市场
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优化,动力电池的应用正从汽车领域向更广阔市场延伸。
储能市场成为第二增长曲线: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达226GWh,同比增长97%。亿纬锂能2025年上半年储能电池营收占比已达36.56%。
新场景不断涌现:电动船舶、电动航空器、工业设备、通信基站等场景也为动力电池提供多元化市场空间。2025年上半年,电动两轮车锂电池销量同比激增40%以上,无人机锂电池预计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达18.08%。
05 发展机遇:出海与政策双轮驱动
在政策支持与出海机遇的双重推动下,动力电池行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政策端持续赋能,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产业通过“反内卷”共识推动价格自律与产能调控,加速落后产能出清。
中国企业加速出海,2025年1-8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出口同比增长30.3%。
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投产,与Stellantis合资的西班牙工厂建设推进;比亚迪匈牙利工厂、国轩高科摩洛哥项目等纷纷落地,提升全球竞争力。
06 挑战与风险:产能过剩与技术迭代
动力电池行业在高速发展中也面临诸多挑战。
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问题,市场需求趋于疲软。
2025年第二季度行业迎来关键转折点,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达22.6%,连续2个季度转正,盈利继续边际改善。
技术路线存在不确定性,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路线存在不确定性,企业需平衡技术投入与市场风险。
同时,原材料价格波动、国际贸易摩擦等因素也给行业发展带来变数。
随着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动力电池技术的迭代还在加速。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有望在2027年后逐步实现量产。
未来几年,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将在全球市场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从技术追随者逐步转变为全球产业技术的引领者。
这个千亿级赛道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