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下线首批中俄联合研发重卡,已获俄罗斯上千订单
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里,一辆辆刚刚组装完成的重型卡车缓缓驶下生产线,它们即将踏上的目的地是数千公里外的俄罗斯市场。
10月22日,新疆与俄罗斯联合研发的首批重卡汽车在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先行发展区正式下线。这标志着新疆出口型汽车制造迎来重要里程碑。
这批由新疆昆仑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重卡包括M66A、M66、M64A、M62-1等四个型号,专门为俄罗斯和中亚市场量身打造。
这些车辆在研发时重点考虑了当地非公路场景多、路况复杂的实际情况,不仅提高了车辆质量与耐久性要求,还强化了底盘漆面防腐处理。
01 市场突破:破解认证难题,获俄方千台订单
这批重卡的成功下线,成功破解了俄罗斯加强OTTC认证要求后中国重卡合规出口的难题。
OTTC认证是俄罗斯对汽车产品的强制性认证要求,近年来认证要求不断提高,成为中国重卡出口面临的一大壁垒。
新疆昆仑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天宇透露:“M66A等车型一经亮相,便在俄罗斯收获上千台订单,累计意向客户突破1万人。”
这一市场反响印证了中俄联合研发模式的成功。
02 产品创新:量身打造,契合当地需求
与传统的国产汽车出口不同,此次下线的重卡在产品设计上做了大量本地化创新。
研发团队针对俄罗斯及中亚地区严寒气候条件和复杂路况,对车辆进行了多项改进。
产品取消了驾驶室后窗,提升冬季保温性能,同时配备加宽驾驶室与独立暖风系统。
这些设计细节充分考虑了当地客户对驾驶室舒适性和密封性的特殊需求。
03 模式创新:“国内采购-口岸总装-海外整车”
此次塔城出口型重卡项目没有简单复制传统国产产品出口模式,而是构建了 “国内采购-口岸总装-海外整车” 的规范化业务流程。
该公司依托巴克图口岸区位优势,在塔城建设重卡汽车零部件总装生产基地。
通过智能化生产线与专业团队操作,确保总装合规高效、总成质量达标。
这一模式创新实现了从国内采购到口岸总装,再到整车海外出口销售的全链条业务模式。
04 开放前沿:塔城试验区外贸增长超94%
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自2020年底获批以来,经过近5年的发展建设,已逐渐形成具有鲜明外向型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
试验区将“中国制造”辐射至中亚及欧洲市场,正成为新疆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于玮称,今年前9月,试验区完成外贸进出口额15.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高达94.27%。
这一增长数据充分展示了试验区的发展活力。
05 战略意义:打造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此次重卡成功下线,标志着塔城正式成为出口型汽车制造区域。
这一项目成为拉动新疆产业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引擎”。
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于玮表示,此次重卡的下线标志着塔城地区与俄罗斯相关州区、机构的合作迈上了实质性的新台阶。
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州驻莫斯科代表阿廖娜·吉谢廖娃说,今天的下线仪式是一个新的起点,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像这样成功的俄中合作项目在这里落地开花。
随着首批重卡驶下生产线,塔城这个曾经的经济末梢,正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在中国向西开放的大格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于玮表示,试验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为所有来塔城投资兴业的企业家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这不仅是一条条生产线落地,更是一种全新合作模式的开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