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促建材行业恢复向好
面对市场需求不振与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双重挑战,中国建材行业在政策引导下正迎来一场深刻的自我革新。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为正处于深度调整期的建材行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这份重磅文件提出明确目标:2025年至2026年,建材行业将恢复向好,盈利水平有效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其中,绿色建材、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规模将持续增长,2026年绿色建材营业收入要超过3000亿元。
01 行业困境:市场需求下滑与结构性矛盾
建材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服务于建筑业及汽车、电子、电器等150多个行业,其全社会产值近7万亿元,带动电力、煤炭、金融、批发零售等工业、服务业共110多个行业。
然而,近年来建材行业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孙星寿指出,近年来建材行业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影响行业稳定发展的关键问题。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建材行业经济效益持续下降,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市场需求明显下滑。
作为建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泥在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陈柏林分析,我国水泥产销量多年连续保持世界第一,但正因前期发展过于迅猛,随着需求收缩,行业供需结构矛盾突出,市场需求已连续4年大幅下滑。
在供给端,由于水泥技术进步和管理提升,存在实际产能严重高于批复备案产能的问题,致使实际熟料产能大量增加。这种“内卷式”竞争不仅损害了企业利益,更阻碍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02 政策引导:从优胜劣汰到创新驱动
《工作方案》从强化行业管理、加强产业科技创新、扩大有效投资、拓展消费需求、深化开放合作五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旨在推动建材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严禁新增产能成为新政的首要任务。《工作方案》明确,严禁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新建改建项目须制定产能置换方案。
水泥企业要在2025年底前对超出项目备案的产能制定产能置换方案,促进实际产能与备案产能统一。
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李琛认为,水泥行业稳增长需要反内卷、调结构、强自律、稳增长。要构建由政府、协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层次治理体系,发力推动落后低效水泥产能退出,改善供需关系。
在“去存量”的同时,《工作方案》还注重培育行业新增长点。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阎晓峰表示,近年来,我国绿色建材产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24年绿色建材产品营业收入达2100亿元,增长约10%,已成为建材行业新的增长动力。
03 新增长点:绿色建材与先进材料并进
《工作方案》确定了一个令人振奋的目标:到2026年,绿色建材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这一数据背后,是一个正在快速崛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实现这一目标,《工作方案》提出持续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落实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
同时,加力扩围实施家装厨卫“焕新”行动,将绿色建材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范围,加大陶瓷薄砖、智能马桶、整体卫浴、节能门窗等政策补贴力度。
在壮大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方面,《工作方案》支持建材大省因地制宜发展先进玻璃、人工晶体、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彭寿认为,这些举措精准契合行业转型规律,彰显国家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定力。
04 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赋能传统行业
《工作方案》对建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作出专门部署,提出推进数字化转型,落实《建材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发挥建材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作用。
更为引人关注的是,《工作方案》明确提出 “人工智能+建材”行动,优先面向水泥、平板玻璃行业,部署一批针对行业典型单元操作需求的场景模型,训练建设建材行业大模型。
彭寿评价道,建材行业作为典型的连续型流程工业,不仅拥有相对较好的数据基础,也非常适用于AI应用场景。
多模态融合、边缘计算适配、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将加速推动建材数字化转型进入“AI驱动”的新阶段,重塑行业生产管理新范式。
金隅集团副总经理、金隅冀东水泥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宇表示,数字化转型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引擎,可以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提升决策水平,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05 绿色转型:迈向“六零”工厂新目标
在绿色低碳改造方面,《工作方案》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愿景:开展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 “六零”工厂培育行动,发布“零外购电、零化石能源、零一次资源、零碳排放、零废弃物排放、零一线员工”的“六零”工厂评价标准。
这一目标的提出,标志着建材行业的绿色发展已经从单纯的节能减排迈向全方位、系统性的绿色变革。
《工作方案》还提出优化建材行业能源结构,加快清洁能源应用,推动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工业炉窑改用工业余热、电能、天然气等。
同时,鼓励建材企业利用自有设施、场地进行分布式光伏、风能发电,提高绿电利用比例。
到2025年底前,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50%水泥熟料产能要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这些举措将推动建材行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06 企业行动:龙头引领促进行业振兴
面对新政引领,建材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响应,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工作方案》指示部署,金隅集团将重点在加快低效产能整合提升、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绿色低碳改造、推动绿色建材应用、好材料支撑好房子等方面做好落实。
中国建材集团则围绕基础建材和战新产业“两端发力”,以新产业、新市场打开发展新空间。
该集团严格落实产能调控政策,扎实推进低效产能退出,“十四五”期间逾200条能耗超限熟料生产线和水泥粉磨生产线全面完成出清。
同时,集团以内生增长、并购重组、资本运作等多元化方式,大力布局战新产业,收入和利润占比持续提升。
航空复材、石英玻璃、低介电玻纤、柔性玻璃等大批新材料应用于“国之重器”和“国货品牌”。
政策生命在于落实。随着六部门联合推出的《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逐步落地,一场关乎建材行业前途的变革已经开启。
从严禁新增产能到淘汰落后产能,从绿色建材培育到人工智能赋能,从国内市场深耕到国际合作拓展,多措并举的建材行业正在迎来一场深刻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这条恢复向好之路,不仅关乎行业本身,更承载着经济稳增长的重任与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