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国家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目录(试行)》,这份被称为长护服务"国家清单"的政策文件,标志着作为社保"第六险"的长期护理保险在全国范围内的落地进程全面提速。这一制度创新不仅为我国3500万失能老年人提供了标准化保障,更重构了整个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发展格局。 国家清单的核心内容与制度突破国家长护服务目录的出台,首次实现了全国护理服务项目的统一规范。该目录包含36项服务项目,明确分为生活照护类和医疗护理类两大类,其中生活照护类20项,涵盖饮食照护、排泄照护、清洁照护等基础服务;医疗护理类16项,包括一般检查护理、基础护理、专项护理、康复等专业服务。这种分类管理模式既保障了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又兼顾了其医疗护理需要。在费用支付方面,目录明确纳入范围的服务费用由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付,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现清晰分流,避免了重复报销或报销空白的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医保局建立了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将定期组织调整发布,确保服务项目能够与时俱进地适应护理需求变化。对于已建立本地目录的试点城市,政策给予3年过渡期逐步实现与国家目录的统一,这种渐进式改革策略兼顾了制度的统一性和地方差异性。 全国落地进程的加速态势长护险的全国推进采取了"试点积累经验—国家清单规范—各地协同落地"的路径。自2016年首批15个城市试点以来,截至2025年,试点范围已扩大至49个城市,参保群众近1.9亿人,累计筹集资金超千亿元,支出超过850亿元。随着国家清单的发布,各地落地速度明显加快,呈现出三大特征:参保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山东省已实现职工长护险全覆盖,参保人数达5444万人,其中65万人享受过护理待遇;浙江省2025年实现全省参保缴费全覆盖,参保人数超5000万。参保群体也从最初的职工医保参保人逐步扩展到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舟山市明确规定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同步参加政策性长护险。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优化。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出多样化的服务模式,如山东济南针对农村地区推出"集中照护"模式,有效解决偏远地区护理资源不足问题;天津构建起"市级统筹、片区指导、机构承办"的三级运营机制,4年间惠及近8000人。在服务便捷性方面,山东省自2024年7月起实现长护险待遇申请"掌上办",群众通过手机小程序即可完成申请;镇江市则简化申报材料,将审核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大大提升了服务效率。异地服务结算取得突破。浙江省率先实现长护险省内异地全流程"线上办",通过"三个打通"解决了异地护理的痛点:打通服务地与参保地的管理边界,由服务地负责管理、参保地负责资金支付;打通系统结算通道,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和直接结算;打通待遇享受的地域差异,统一按服务地标准执行。这种创新模式已在杭州、绍兴等6个城市试点,预计2025年9月底将覆盖浙江全省,为全国跨省异地结算积累经验。 制度创新带来的多重效应长护险全国落地正在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应。对家庭而言,这一政策有效缓解了"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以天津的宋奶奶为例,其每月5000元的护理费用通过长护险报销一部分后,家庭压力明显减轻;浙江18岁的脑瘫患者康康通过异地申请通道,很快将享受到专业护理服务,极大缓解了其年迈奶奶的照护压力。在产业层面,长护险政策已拉动相关产业社会资本投入约600亿元,带动了护理服务机构、医疗辅助设备、康复治疗设施等相关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保险公司也积极参与其中,人保财险2024年长护险业务已覆盖21个省份60个地市,服务参保群众6092万人;阳光财险等企业则探索出"合署办公+上门服务"等创新模式。人才培养方面,长护险试点催生了"长期照护师"新职业,全国已有约30万人投身其中。各地通过技能大赛、职业培训等方式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如济南组织护理员技能大赛促进经验交流,为服务质量提升提供了人才支撑。 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尽管长护险落地进程加速,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从服务供给端看,护理服务机构专业化程度参差不齐,护理队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流动性强等问题,制约了服务质量提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建议,应加强护理职业教育,提高薪酬待遇吸引青年人才,为长护险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资金平衡是另一大考验。复旦大学保险应用创新研究院教授王颖指出,长护险制度仍处在从"有"到"优"的阶段,需要构建多元筹资机制强化可持续性。目前各地已在探索优化筹资结构,如江苏省将长护险基金筹资结构调整为由个人缴费和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划拨,2024年60周岁以上参保人员统筹基金划拨标准提高至90元/人。未来,长护险制度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构建"社保+商保"双支柱体系,如舟山市形成以政策性长护险为主体,惠民型商业护理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保障体系;二是服务内容持续拓展,如江苏省增加居家照护理发等基础照料项目,并为0-6岁失能儿童新增6项专业康复服务;三是跨省异地结算逐步实现,在浙江省内异地全流程"线上办"的基础上,全国统一的异地服务结算体系正在酝酿中。长护服务国家清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进入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制度的全面落地,不仅将破解千万家庭的照护难题,更将推动整个养老服务产业的转型升级,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