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以下简称《政策举措》),推出众多重磅新招,推动科技金融进入黄金时代。以下是对相关内容的介绍:创业投资方面 设立引导基金: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地方资金、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通过市场化方式投向科技型企业,为创业投资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 拓宽资金来源: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支持保险资金参与试点,支持创业投资机构、产业投资机构发债融资,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社保基金会开展股权基金投资等,吸引更多“银行系”“保险系”资金进入一级市场。 优化考核机制:健全国有创业投资考核评价机制,对国资创业投资机构按照整个基金生命周期进行考核,引导国有资本成为支持创业投资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健全退出渠道:评估区域性股权市场私募股权基金份额转让试点成效,优化业务流程和定价机制;开展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实物分配股票试点;鼓励发展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完善创业投资退出路径。货币信贷方面 优化货币政策工具:优化支持科技创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扩大再贷款额度规模,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支持力度。 建立专项机制:建立银行信贷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项机制,制定科技型企业识别标准和推荐机制,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专门机构,探索长周期科技创新贷款内部绩效考核方案和尽职免责机制。 开展并购贷款试点:选择部分商业银行和试点城市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提高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比例,延长贷款期限,满足科技企业并购重组的资金需求。资本市场方面 健全上市融资机制:健全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加大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支持力度,优先支持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持续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优化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 发挥北交所作用:进一步发挥北交所改革试验田作用,完善契合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需要的发行上市制度安排,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更便捷的融资渠道。 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动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高质量发展,丰富银行间债券市场科技创新债券产品,完善融资支持机制,发挥信用衍生品的增信作用,拓宽科技型企业债券融资渠道。科技保险方面 完善保险体系:制定推动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立科技保险发展协调机制,优化支持政策,健全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体系。 开展风险保障试点:探索以共保体方式开展重点领域科技保险风险保障,开展重大技术攻关、中试、网络安全等风险分散试点,鼓励保险资金参与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降低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风险。财政政策方面 创新投入方式:发挥财税政策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科技创新。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用好用足贷款贴息、保险补贴、风险补偿等政策,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绩效评价作用。 实施担保计划:实施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落实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相关税收政策,为科技金融发展提供财政支持和政策引导。统筹推进机制方面 建立统筹机制: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会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建立科技金融统筹推进机制,加强科技金融工作的部门协调、政策联动和信息共享,定期组织召开会议,研究制定科技金融重要政策等相关事项。 开展联合研究与人才培养:开展科技金融联合研究,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共同培养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并对各部门制定出台的科技金融重大政策措施开展评估,确保政策有效实施。 推动区域创新实践:央地联动推进全国科技金融工作,推动区域科技金融创新实践、开展科技金融政策先行先试、推广创新积分制、进行区域科技金融实施成效评价等,打造科技金融开放创新生态,拓宽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渠道。《政策举措》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科技金融的顶层设计更加完善,实施路径更加清晰,将有效破解当前科技金融领域的结构性矛盾,推动金融、财税、科技和产业政策协同发展,为科创活动全面护航,助力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向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步迈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