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13日,我国首艘海洋级智能综合科考船“同济”号在上海正式交付。以下是关于“同济”号的详细介绍:基本信息 建造信息:由中船集团旗下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在广州南沙龙穴造船基地制造,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研发设计,于2024年4月开工建造,2025年5月完成综合海试,2025年6月完工交付。 船舶参数:总长81.5米,型宽15米,型深6.9米,设计航速15节,满载排水量约2800吨,最大航速16节,续航力8000海里,载员45人,自持力35天,采用国产全回转电力推进系统,适用于无限航区(冰区除外)。智能功能 智能航行:是国内首个取得中国船级社(CCS)智能船舶规范i-ship(R1,No,E,I)四个智能符号的科考船,能够在开阔水域实现自动驾驶,可智能设定节能航线,与同类科考船相比,能耗降低约8%。 立体通信组网:通信协同能力强大,能够实现船对船、船对岸以及船对空中无人机和水下机器人的综合立体通信,构建“感知—决策—协同—控制”全链路闭环系统,实现空、海、潜三方面的立体组网功能。科考能力 多功能实验室:配置了多种不同工况的模块化实验室,根据每一个航次不同的科考任务,可以携带不同的科考用的集装箱,能够满足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大气环境等综合科学考察任务。 甲板及实验室面积:在2000吨级船舶平台基础上,通过优化布局,拥有460平方米的甲板作业面积、320平方米的实验室区域,以较小的体量实现了3000吨级科考船的作业能力。交付意义 助力海洋研究:交付后将用于同济大学海洋学科和其他单位的科学考察航次、海上工程施工任务,可开展海底地形与地貌、底质与构造、海洋环境与生态的综合调查以及海洋调查装备试验等工作,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装备支持。 培养涉海人才:作为同济大学着力打造的“海上校区”,将承担学生海上实习等需求,为涉海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平台,有助于提升我国海洋领域人才的培养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