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针对充电宝安全隐患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及相关部门在产品召回和3C认证监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措施,取得多方面新进展,具体内容如下: 充电宝产品召回新进展大规模召回行动:受上半年多起充电宝自燃事故影响,市场监管总局成立督导组赴多地督导,并组织11个省(市)开展排查与召回工作。深圳罗马仕、安克创新、小米等企业先后实施召回,累计涉及产品135万余件。其中,罗马仕累计召回16.7万件,退款2283.7万元;安克创新累计召回56.5万件,退款8566.4万元;小米累计召回1.7万件,退款270万元。召回原因多指向电芯问题,如罗马仕、小米提及部分电芯原材料问题可能导致过热燃烧,安克创新则因供应商电芯原料变更存在安全隐患。召回保障措施:针对线上销售为主的特点,市场监管总局督促电商平台与企业履行线上召回责任,协调企业提供上门收件服务,规范无害化处理流程,部分企业允许消费者处理产品后直接退款无需寄回。此外,针对罗马仕退款排队问题,监管部门协调帮扶,目前已动态清零退款排队现象。后续监管计划:下一步将通过消费者投诉等渠道全面排查充电宝企业缺陷线索,要求企业对缺陷产品“应召尽召”,对隐瞒缺陷、落实召回措施不力的企业依法处置。 3C认证监管新进展制度体系完善:印发相关实施规则,在认证模式中增加获证前初始工厂检查及获证后“不预先通知”飞行检查频次,同时将型式试验样品由企业送样改为生产现场抽样,进一步严格认证把关。认证“回头看”行动:组织认证机构对已获3C认证的充电宝、锂电池产品排查,目前已暂停近9000张CCC认证证书,撤销600余张。强化全链条监管:将充电宝领域纳入2025年CCC认证从业机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范围,已基本完成相关机构和实验室全覆盖检查。通过联网核查机制向电商平台通报证书状态信息,督促下架涉事产品,严禁售卖违规3C标识产品,目前电商平台已拦截相关链接约8万个。产业技术帮扶:在广东、江西等产业聚集地开展认证政策宣贯与技术培训,提升企业质量意识和能力。此外,多部门也协同推进相关监管工作,如民航局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部分机场已启动严格检查与暂存、邮寄服务。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在推进《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新国标的制定,拟增加针刺、热滥用等试验要求,强化关键材料与生产工艺管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