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在京举行,互免签证政策推动两国交流
蓝瓷穹顶的伊斯兰建筑、列入非遗的抓饭美食、绵延千年的丝路情怀,乌兹别克斯坦正以全新姿态迎接中国游客。
10月18日,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馆在北京举办文化旅游推介活动。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法尔霍德·阿尔济耶夫、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索海尔·汗,以及中方企业与媒体代表共同出席。
这次活动是2025年乌兹别克斯坦在华系列推广的一部分,也是自6月1日中乌互免签证政策正式生效后的重要推介活动。
01 活动盛况:乌兹别克斯坦的文化魅力
推介会现场,乌兹别克斯坦通过多种形式向中国嘉宾展示了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主办方举行了小型图片展,展示乌兹别克斯坦的多元文化。
现场还展示了乌兹别克斯坦特色美食的制作过程,让嘉宾近距离感受这个中亚国家的独特饮食文化。
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索海尔·汗在致辞中分享了自己与乌兹别克斯坦的不解之缘。
他曾是塔什干国立医学研究院的学生,如今每年都要到访几次乌兹别克斯坦,每次都能感受到这个国家的“新气象”。
他还称赞塔什干不仅在经济、商贸等领域展现出蓬勃活力,更已成为“中亚乃至上合组织范围内的重要投资中心”。
02 旅游新政:互免签证与便利措施
自2025年6月1日起,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正式实施互免签证政策。
根据协定,持有效的中国公务、公务普通及普通护照的人员和乌兹别克斯坦普通护照的人员,在缔约另一方入境、出境或者过境,单次停留不超过30日、每180日累计停留不超过90日,免办签证。
这一政策极大便利了两国之间的人员往来。
乌兹别克斯坦方面还为迎接中国游客做了充分准备,积极推行“友好中国”体系。
在这一倡议下,乌兹别克斯坦的机场、酒店和餐馆设置了中文菜单、标识和指示牌。
旅游中心配备了会说中文的工作人员,并引入了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中国支付平台。
03 旅游潜力:文化遗产与自然资源
乌兹别克斯坦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中心和杰出典范,是世界文化与文明的交汇之地。
乌兹别克斯坦拥有8000多处文化遗产,其中209处是撒马尔罕、布哈拉、希瓦等“博物馆城市”的组成部分,这些城市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乌兹别克斯坦不仅以其历史名城著称,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其中包括风景如画的西天山和帕米尔高原、神秘的洞穴、广袤无垠的克孜勒库姆沙漠、众多湖泊、乌斯秋尔特高原以及位于卡拉卡尔帕克斯坦境内的咸海。
乌兹别克斯坦美食在全世界也很受欢迎。抓饭、馕饼、拉面、汤和烤包子等美食,是当地丰富美食文化的一部分。
其中抓饭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4 交流合作:源远流长的友谊
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馆领事鲍比尔·亚赫亚耶夫在5月的推介会上指出,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联系,其渊源可追溯到古代丝绸之路时期。
商人们、朝圣者、手工艺者和学者们见证了连接着诸如西安、北京、喀什、和田、叶尔羌与撒马尔罕、布哈拉和铁尔梅兹等古城的数百年的旅途。
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之间的战略关系呈现出充满活力且稳定的特点。
两国领导人在互访和会晤中达成的各项协议,成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国各级合作的基础。
为推广乌兹别克斯坦在中国的旅游潜力,加强两国旅游行业代表之间的联系,2024年12月,“乌兹别克斯坦旅游年”正式在中国开幕。
在旅游年框架内,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西安、天津、深圳、成都、乌鲁木齐、喀什等众多城市举办了各类文化、旅游和经济活动。
05 交通便利:日益紧密的空中桥梁
空中交通连接是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据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馆领事博比尔·亚赫亚耶夫介绍,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撒马尔罕、费尔干纳与中国的北京、乌鲁木齐、西安、成都、杭州和广州之间,由乌兹别克斯坦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和长龙航空每周执飞58个直飞航班。
乌兹别克斯坦方面还计划将每周的航班数量增加到100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到访乌兹别克斯坦的中国游客数量将达到100万人次。
随着互免签证政策的实施和空中交通的日益便利,这个丝路古国正向中国游客敞开怀抱。
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馆领事鲍比尔·亚赫亚耶夫此前曾表示,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的关系“充满活力且稳定”。
从千年驼铃到现代航班,中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正在书写新的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