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多措并举托起住房困难人群“安居梦”
曾经低矮破旧的棚户区,在机械轰鸣声中悄然退场;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首付比例下降,让越来越多的家庭圆了安居梦。
清晨的阳光洒在湖岸家园小区崭新的外立面上,几位居民正在楼下悠闲地散步。这个位于宁夏银川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小区,今年又迎来了一批新住户。
他们中有的刚刚在这座城市找到第一份工作,有的则从环境嘈杂的城中村搬来,实现了期盼多年的居住升级。
今年以来,宁夏多地出台了一系列住房保障政策,从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到降低公租房租金,从加快城中村改造到扩大保障房覆盖面,多措并举托起住房困难人群的“安居梦”。
01 政策发力,精准保障住房需求
宁夏各地市通过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降低首付比例、延长贷款年限等措施,有效减轻居民购房压力。
石嘴山市在今年5月出台的住房公积金新政,将单方缴存公积金的最高贷款额度从60万元提高至70万元,夫妻双方缴存的则从80万元提高至90万元。
同时,该市还将公积金可贷额度由缴存余额的30倍提高至40倍。
吴忠市也不甘落后,从5月26日开始实施公积金新政,将公积金贷款可申请额度从不超过缴存余额的20倍提高至30倍。
这些政策调整明显降低了购房门槛,使更多缴存人能够通过公积金贷款实现购房梦想。
对特定群体的精准支持成为今年宁夏住房政策的亮点。石嘴山和吴忠两市均对多子女家庭给予了额外支持。
在石嘴山,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生育多子女的缴存人,最高贷款额度可上浮30万元,可贷额度为缴存余额的50倍。
吴忠市则对二孩、三孩家庭贷款额度分别上浮20万元和30万元。
此外,两地均对高层次人才购房提供了优惠政策,石嘴山市高层次人才最高贷款额度可上浮30万元,吴忠市则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贷款额度上浮10万元。
02 公租房政策,兜底保障弱势群体
公租房作为“兜底性”保障住房,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安居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宁夏各地通过降低租金、扩大覆盖范围等措施,让公租房政策更加普惠于民。
今年2月,中卫市实施了公租房保障面积外租金下调政策,每年为市辖区8332户公租房保障家庭减轻经济负担228万元。
一位入住福润苑小区公租房已有三年的居民表示:“往年的租金为4108元,而今年只交了3719元,节省了389元。”
银川市则连续14年降低申请公租房收入审核门槛。2025年,该市将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家庭人均收入审核标准上限从上年的每月5080元调整为5330元。
这一“降准扩面”政策使更多住房困难群众被纳入保障体系。
银川市住房保障中心严格执行保障性住房分配调整管理制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分配原则。
该制度对保障房配租面积与人口匹配作出了明确规定:一口人家庭配租40㎡以下房屋,两口人家庭配租50㎡以下房屋,三口人及以上家庭配租50㎡以上房屋。
03 城中村改造,提升居民生活环境
针对城市中存在的“脏乱差”城中村,宁夏各地加快了改造步伐。
今年8月,银川市辖三区17处城中村全面迈入征地拆迁阶段。这些改造项目不仅是简单的拆除重建,更是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的全面提升。
兴庆区民乐瓷砖市场曾是银川有名的棚户区。由于历史原因,这里错过了城市化发展,房屋建设年代久远,上下水都没有保障。
又因房租低廉,成为了流动人口的聚集区,人员复杂、环境差成为这里的固有印象。
银川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域改造项目位于城市南部,由5个板块构成。
改造将以高起点、高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实现居住与商业办公兼容,各种市政配套设施齐全,绿化、净化、美化均达到人居要求。
按照规划,项目综合可利用土地519亩,其中教育、停车场、体育、综合公共设施、市政用地及绿地用地达111亩。
这意味着超过20%的土地将用于公共设施和绿地建设,显著提升区域生活环境。
10月,宁夏第一建筑有限公司成功中标“银川市兴庆区南部零散城中村改造项目工程EPC总承包”,中标金额11.6亿元。
这一项目是银川市提升城市品质、改善民生福祉的重点工程,涵盖安置区建设、商业综合体打造及市政配套设施完善等多项内容。
04 保障资格认定,扩大政策受益范围
合理的资格认定标准是确保住房保障政策精准覆盖目标群体的前提。
今年8月,宁夏自治区民政厅印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认定办法》,进一步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该认定办法明确,持有宁夏户籍的居民,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在扣减刚性支出后高于当地低保标准但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5倍,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规定的,可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
这一政策为住房保障部门准确识别保障对象提供了依据。
与此同时,银川市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分配调整管理,对已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家庭,在特定情形下允许申请调整住房。
这些情形包括:保障家庭人口增加,原配租住房无法满足居住需要;因保障家庭成员死亡、离异等原因导致人口减少,原配租住房面积超标,无力承担各项费用;以及所承租房屋为多层且居住在三层及以上,保障家庭成员年龄超过60周岁或因重大疾病、二级以上肢体残疾等情形导致上下楼困难等。
05 住房保障网,织就十万群众安居梦
银川市住房保障政策实施以来,已累计纳入住房保障家庭超5.85万户,解决了10余万群众的住房困难,对中低收入家庭基本实现全覆盖。
这一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家庭安居梦想的实现。
保障性住房供应也在持续更新。仅2025年9月,银川市住房保障中心就公布了又一批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供符合条件的家庭选择。
这些房源主要分布在湖岸家园等小区,面积从48平方米到62平方米不等,保障性租赁住房家庭租金标准为每月每平方米8元。
宁夏已初步形成覆盖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多群体的住房保障体系,通过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积金政策支持等多种方式,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
随着最后一片老旧房屋的拆除,银川市兴庆区民乐村即将拔地而起的是崭新的安置区和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社区。
在石嘴山,一对刚刚使用公积金贷款购得首套住房的年轻夫妇表示,新政让他们节省了近10万元的利息支出。
宁夏的保障性住房政策正像阳光一样,照进越来越多住房困难家庭的生活,让“安居梦”从理想照进现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