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呈现显著增长态势,尤其在第三季度表现突出。以下从数据表现、增长动因、市场格局及未来趋势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核心数据:量价齐升与结构分化根据洛图科技(RUNTO)最新数据,2025年8月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达2130万片,同比增长9.3% ,环比增长4.4%;出货面积155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2%,环比增长5.4%。这一增长延续了7月的上升势头,形成连续两个月的同比增长格局。从尺寸结构看,市场呈现明显的“大尺寸驱动”特征:55英寸成增长分界点:Omdia预测显示,2025年55英寸及以上面板出货量均呈增长趋势,其中55-58英寸段增速达19.2%;而50英寸以下面板出货量同比下降,32英寸及以下市场萎缩15.5%。巨幕面板爆发式增长:90英寸以上超大屏面板出货量预计突破200万片,增速高达67%,98、100英寸产品成为头部品牌争夺焦点,京东方100英寸市场占有率超五成,华星光电98英寸市占率达83%。 二、增长动因:库存周期与需求结构双重驱动尽管全球电视终端市场景气度未明显回升,但多重因素共同推动面板出货量增长:1. 库存周期调整:整机厂商经过2025年第二季度的砍单与库存消化,面板库存水平显著下降。进入第三季度后,为备战促销旺季(如双十一、黑五)及争夺市场份额,TCL、海信、三星等大厂大幅增加采购订单,带动面板厂稼动率从7月的75%-85%提升至8月的90%。2. 大尺寸化趋势:消费需求向大尺寸、高画质产品倾斜,“百吋巨幕”成为行业竞争新赛道。海信、创维、三星等品牌密集推出超大尺寸机型,直接拉动55英寸及以上面板需求,华星光电55英寸及以上产品合并出货量同比增长42.5%。3. 产能集中释放:中国大陆面板厂产能持续扩张,8月全球市场份额达74.6%,创历史新高。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迭代提升产能利用率,华星光电近两个月同比增速均超30%,产能优势进一步凸显。 三、市场格局:头部集中化与区域竞争加剧2025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市场呈现“中国大陆主导、头部差距收窄”的格局:前三强领跑行业:京东方(590万片)、华星光电(550万片)、惠科(340万片)构成的“BCH”阵营占据绝对优势,8月增速分别为18.8%、36%、20.7%,合计市场份额超60%。台系与日系表现分化:台系群创、友达合并市占率20.7%,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日系夏普出货量同比下滑,市占率仅4.8%,在大尺寸市场竞争力持续减弱。竞争焦点转向价值端: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平方英寸经济”,头部厂商围绕超大尺寸面板的技术成本控制、场景生态构建展开竞争,中小厂商面临淘汰风险。 四、未来趋势:短期稳价与长期结构优化1. 价格走势平稳:洛图科技预测,2025年9-10月液晶电视面板价格将保持持平,年底前难涨难降。主要因10月面板厂计划停产5-7天以调节供需,避免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波动。2. 大尺寸化持续深化:80英寸以上巨幕面板将继续起量,Omdia预计2025年全球LCD电视面板出货量虽同比下降1.7%至2.381亿台,但出货面积仍增长5%,大尺寸产品成为行业增长核心引擎。3. 头部格局生变:华星光电因收购LG Display广州LCD工厂,与京东方的出货量差距缩小至300万片以内;惠科与群创的“老三之争”白热化,两者出货量规模接近,市场份额争夺将更激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