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软件产业蓬勃发展,前8月营收同比增长12.7%
三湘大地正悄然崛起为软件产业新高地,工业软件成为驱动这一变革的新引擎。
据湖南省政府数据显示,2025年1至8月,全省软件业务收入达到1543.6亿元,同比增长12.7%。
这一增长是在2025工业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在株洲召开期间披露的。大会以“软件赋能·智创未来”为主题,汇聚了国内工业软件领域的顶尖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
同期,全国软件业务收入为96409亿元,同比增长12.6%。湖南软件产业增速已超越全国平均水平,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01 产业现状:湖南软件营收与增长动力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湖南软件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1543.6亿元的软件营业收入,不仅体现了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张,12.7%的同比增速更彰显了发展质量的提升。
这一数据来源于2025年10月23日在株洲召开的2025工业软件创新发展大会,该大会是湖南软件产业发展的集中展示和交流平台。
相比全国平均水平,湖南的软件产业增速略高0.1个百分点,显示出当地软件产业生态的活力。
湖南软件产业的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
雄厚的工业基础为软件应用提供了丰富场景;
强劲的科技创新资源为产业注入持续动力;
专业化园区建设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
02 产业活动:工业软件创新发展大会
2025工业软件创新发展大会不仅是数据发布的平台,更是行业前沿思维的碰撞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柴天佑等国内工业软件领域的顶尖专家齐聚一堂,分别围绕 “打造安全可信工业软件产业新体系” 和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工业智能化” 主题作报告。
企业层面,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张顺茂,浪潮集团副总裁、浪潮数字企业总经理魏代森,用友网络公司副总裁郝伟明等业内知名企业代表分享了实践案例,探讨了行业发展趋势。
产学研合作也是大会的亮点之一。华为公司与湖南工业大学进行了产学研合作签约,共同推动 “人工智能+鸿蒙+工业软件+智慧校园” 的融合发展。
这一合作将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场景,实现互利共赢。
03 政策支持: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路径
湖南软件产业的快速增长,与当地政府的精准施策密不可分。
近年来,湖南省深入实施 “人工智能+” 、“智赋万企” 、算力支撑能力提升等专项行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绿色智能计算、首版次软件等专项支持措施,旨在加快培育发展关键软件、工业互联网等新质生产力。
政策引导下,湖南在发展工业软件产业方面形成了三大核心优势:
雄厚的工业基础、强劲的科创资源和专业化园区的支撑。
这些优势共同构筑了湖南软件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吸引了众多优秀企业和项目落户。
04 区域亮点:株洲的工业软件崛起
在湖南软件产业发展的全景图中,株洲的表现尤为抢眼。
株洲市将发展工业软件作为未来产业新赛道,建成了全省首个工业软件园。
通过积极推动赛迪湖南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华为工业软件云工程应用创新中心落地运营,株洲成功吸引了上海宝信、华院计算、新迪等一批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目前,株洲已培育30余家工业软件企业,全产业链规模突破100亿元。
这一成绩对于一个人口不足400万的城市来说尤为难得,彰显了株洲在产业转型方面的决心与成效。
05 全国视野:软件产业发展全景
放眼全国,2025年1-8月份软件业整体运行态势良好。
全国软件业务收入达到96409亿元,同比增长12.6%;利润总额13186亿元,增长13.0%;软件业务出口404.4亿美元,增长6.4%。
从细分领域看,软件产品收入21113亿元,增长11.3%;
信息技术服务收入65916亿元,增长13.7%;
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1381亿元,增长6.9%;
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7998亿元,增长8.7%。
区域分布上,东部地区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占全国软件业务总收入的84.1%。
中部地区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3%,略低于湖南的12.7%,表明湖南在中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株洲工业软件园的崛起是湖南软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个全省首个工业软件园已成功引进上海宝信、华院计算等一批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随着华为公司与湖南工业大学产学研合作的深入推进,“人工智能+鸿蒙+工业软件+智慧校园”的融合发展模式有望为湖南软件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湖南,这片孕育了无数创新的土地,正在软件产业的新赛道上展现其不凡的潜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