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发布,划定汽车产业未来15年发展路径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最新技术路线图,为国内汽车产业描绘了一幅直至2040年的宏伟发展蓝图。
10月22日,在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全行业2000余名专家历时一年半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正式发布。
这份引领行业未来15年发展的技术路线图,明确提出了到204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80%以上,力争进入世界汽车强国前列的总体目标。
01 技术路线图的演进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对引领行业技术革新、引导社会资源集聚具有重要作用。
此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已在2016年和2020年分别发布了技术路线图1.0和2.0版本,并建立了实施效果年度动态评估机制。
面对汽车科技变革持续向纵深推进,前沿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国内汽车产业界共同呼吁更新技术路线图。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于2023年12月正式启动技术路线图3.0的修订工作,组织来自汽车、能源、交通、材料、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2000余位国内外专家参与。
经过18个月的时间,历经300多场专题培训会、专家研讨会的充分研究与系统论证,最终形成了凝聚行业广泛共识的技术路线图3.0。
02 总体框架与目标
技术路线图3.0采用了全新的“1+5+X”研究框架,即以1个产业总体报告、5大技术领域和26个专题专题,构建起三层次架构体系。
与以往相比,该版本更加突出全球化视野,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放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大背景下谋划。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进华表示:“路线图3.0面向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更加强化智能制造。早期更加重视产品技术,今年产品技术和制造技术可以说是双轮驱动。”
路线图3.0提出了面向2040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六大目标:
低碳排放:汽车产业碳排放总量将于2028年先于国家碳减排承诺提前达峰,至2040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60%以上;
全面电动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80%以上,加快推进汽车产业全面电动化进程;
智能网联升级: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生态体系成熟健全,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产品实现大规模应用;
科技创新引领:汽车科技创新实现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中国成为全球汽车科技原始创新策源地;
现代化产业集群:建成创新引领、数据驱动、协同高效、韧性安全、低碳可持续的现代化汽车产业集群;
全球竞争力提升:中国品牌全球竞争力大幅提升,关键零部件企业与全球产业体系深度融合,进入世界汽车强国前列。
03 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
技术路线图3.0对未来5-1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做出了详细预测。随着动力电池技术和成本不断突破,充电便利性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持续增长。
具体而言:
到2030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乘用车新车年销量的70%左右,BEV(纯电动)与PHEV(插电混动)的比例为5:5;
到2035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乘用车新车年销量的80%左右,BEV与PHEV的比例为6:4;
到2040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乘用车新车年销量的85%左右,BEV与PHEV的比例为8:2。
同时,新能源商用车的应用场景将从当前的城市、短途场景不断拓展至中长途场景。到2040年,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达到75%左右。
燃料电池汽车将实现从当前的万辆提升至十万辆、百万辆的阶梯式突破,总体规模达到400万辆以上。
04 内燃机的角色定位
技术路线图3.0明确强调,在未来5-15年,内燃机仍将是汽车的重要动力来源。
到2040年,含内燃机乘用车(油电混动、插电混动、增程式电动车)销量在乘用车新车销量中的比例仍将有三成左右。
具体发展路径为:
到2035年,传统能源乘用车实现全面混动化;
到2040年,混合动力汽车在传统能源商用车新车占比将超过65%,低碳零碳商用车的渗透率也将达到15%以上。
此外,路线图还指出,至2040年,传统能源乘用车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将达到3.5升/100公里。
05 智能网联技术前景
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技术路线图3.0描绘了明确的发展路径:
到2030年,乘用车L2级组合辅助驾驶基本普及,L3级渗透率超35%;
到2035年,L3/L4级渗透率将达到70%以上;
到2040年,L4级智能网联汽车将全面普及,L5级智能网联汽车开始进入市场。
张进华理事长特别指出,“2030年可能是高级别自动驾驶的‘DeepSeek时刻’,将成为规模产业化的关键节点。”
同时,网联协同场景覆盖度、安全可靠性不断提升,将支撑无人驾驶大规模安全应用。
06 关键技术创新节点
技术路线图3.0明确了多项关键技术的发展节点:
全固态电池:预计在2030年实现小规模应用,到2035年有望大规模全球推广,届时电池的综合性能、成本和环境适应性将更贴合消费者需求;
燃料电池:在商用车领域,燃料电池将成为实现低碳化的关键方案。到2040年,燃料电池汽车将实现百万量级的新产品,达到400万-500万辆的保有规模;
汽车智能制造:路线图首次提出汽车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分级体系及实施方法论。到2040年,通过数据互联互通与数据闭环,实现汽车制造全环节研产供销服一体化。
技术路线图3.0的发布不仅描绘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蓝图,更彰显了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决心与信心。
到2040年,当L4级自动驾驶成为标配,当新能源汽车占据八成以上市场,当中国成为全球汽车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我们回望今天路线图3.0的发布,会发现它正是中国汽车产业通往未来的那个关键路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