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完成24亿元D轮融资,这一金额创下国内民营火箭企业单笔融资纪录,同时跻身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单笔融资第二高位,仅次于2024年垣信卫星的67亿元融资。此次融资不仅凸显了资本市场对星河动力的认可,也折射出商业航天赛道的投资热度。 融资核心信息投资方阵容:本轮融资由多地政府背景基金主导,包括北京市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及南京六合区各级投资平台、四川产业振兴基金投资集团旗下多只基金等,此外还有济南中泰交产基金、海南和城航天基金等社会资本参与。政府背景资金的加入,既为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体现了地方政府对商业航天产业的布局意愿。资金用途:融资将重点投入两大核心火箭项目及配套能力建设,一是“智神星”系列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的研制,该系列旨在满足巨型星座组网、深空探测、商业载人等高端任务需求;二是“谷神星二号”中型固体运载火箭的研发推进,同时还将用于相关生产、测试、发射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融资历程与估值:截至目前,星河动力已累计完成10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50亿元。其估值增长迅猛,2024年以92亿元入选《胡润全球独角兽榜》,2025年6月估值已攀升至160亿元,短短一年多时间估值接近翻倍,展现出强劲的成长潜力。 行业意义与企业优势行业风向标作用:此次融资刷新民营火箭企业融资纪录,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商业航天赛道的信心。随着低轨卫星互联网、深空探测等需求爆发,运载火箭作为核心基础设施,成为投资热点。星河动力的融资成功,或将带动更多资本涌入民营航天领域,加速行业技术迭代与产业成熟。企业核心竞争力:星河动力的核心优势在于技术积累与发射实绩。截至2025年8月,公司已实现19次成功发射,将81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位居民营火箭企业前列。此外,其在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上的布局,契合全球航天产业降本增效的发展趋势,有望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 未来展望随着D轮融资资金的到位,星河动力将加快“智神星”系列可重复使用火箭的研发与首飞进程,同时推进“谷神星二号”的量产能力建设。若后续火箭研制与发射任务顺利推进,公司有望进一步巩固在民营航天领域的头部地位,并向“商业航天第一股”的目标迈进(此前消息显示公司2025年启动科创板IPO辅导计划)。从行业层面看,此次融资也将推动民营航天企业与地方产业深度绑定,加速形成区域化的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