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概念爆发16股涨停,行业迈向规模化发展前夜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从实验室迈向商业化落地,资本市场闻风而动。
10月20日,A股机器人概念板块迎来强势爆发,板块内掀起涨停潮。
大洋电机、睿能科技、中信重工等16只个股涨停,东山精密、三花智控、斯菱股份、均普智能等多只个股涨超6%。
人形机器人板块指数大涨超2%,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上涨3.1%。
这一轮机器人概念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行业技术突破、订单持续落地、政策支持等多重利好消息共同推动的结果。从技术定型试错到量产破冰,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迈入关键跃迁期。
01 盘面表现
10月20日,机器人概念股在资本市场表现亮眼,三大指数集体走强的同时,机器人板块成为市场焦点。
截至发稿,机器人板块指数大涨超2%,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上涨3.1%。
个股方面,睿能科技实现3连板涨停,三联锻造2连板涨停,星网宇达、中信重工、东山精密、大洋电机等多股首板涨停。
华瑞股份、星德胜、鸣志电器、卧龙电驱等相关股票也纷纷跟涨,涨幅分别达到15.17%、5.15%、4.74%和4.72%。
板块做多热情持续高涨,沪深京三市上涨个股一度近4500只。
02 利好消息
订单方面,行业近期多重利好消息密集释放,成为股价上涨的重要催化剂。
优必选中标“广西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及测试中心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订单金额达1.26亿元。
这是优必选继9月份获得2.5亿全球单笔最大金额订单后,又一个超亿元人形机器人大单。
目前,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全年已获得超6.3亿元订单。
同时,智元机器人精灵G2已获数亿元订单,并已开启首批商用交付。智元机器人与全球智能产品ODM头部企业正式官宣,双方就工业场景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开展深度战略合作。
此次合作共将部署近千台机器人,是目前国内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最大订单之一。
企业动态上,永茂泰与国内某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将共同推出极具性价比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执行器及关节零部件,并旨在共同制定全球行业标准。
领益智造正式宣布进入机器人领域,阐释了公司在机器人业务上的产业定位、核心优势及应用场景落地开发成果。
公司展示了9款机器人,覆盖工业、商业、服务等多元场景。
03 产业加速
从产业化进程来看,人形机器人产业已经清晰地呈现出 “技术定型+订单落地+量产筹备”的递进逻辑。
开源证券机械首席分析师孟鹏飞表示,此前行业聚焦场景探索与路线验证,如今已转向规模化放量。
政策引导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成为两大核心驱动力,加速订单落地与产能筹备。
中国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支持力度全球领先。国家层面以“揭榜挂帅”机制推动关键零部件突破,地方层面也出台实质性支持政策。
例如,重庆市公布了具身智能机器人方向第二批“揭榜挂帅”项目,将对5个入选项目予以立项支持,这些项目均来自生活服务领域。
在技术层面,我国科研团队也取得了重要突破。近日,中国科研团队提出全球首个“力位混合控制算法的统一理论”。
该算法无需依赖力传感器,就能让机器人同时学习位置与力的控制,相关任务成功率较只使用位置控制的策略提高了约39.5%。
04 券商观点
多家券商近期发布研究报告,看好人形机器人板块投资机会。
中信建投指出,第四季度全面看多人形机器人板块行情,是交易特斯拉第三代Optimus变化和量产预期的重要窗口期。
同时国产链条预计Q4来自于资本运作、订单出货、场景落地等消息将不断释放。
中信建投看好板块行情,首推特斯拉产业链,同时推荐产业趋势更优、放量更快的传感器、灵巧手、垂类应用端、国产供应链条等环节。
国金证券表示,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2027年是人形机器人一般场景大规模商业化元年。
国金证券持续看好特斯拉、华为等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产业链看,以高价值+高壁垒为核心选股要素,持续看好灵巧手、关节、丝杠、丝杠设备、减速器等环节。
华西证券认为,随着国内外企业布局加速与AI技术突破,人形机器人有望迎来量产落地时点。
在降本需求的驱动下,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需求强烈,市场空间广阔,率先取得突破的国内企业有望深度受益。
05 投资逻辑
从投资视角看,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投资应聚焦三大方向:技术突破、场景落地及全球化布局。
中国企业正加速核心零部件自主化与AI融合,驱动性能跃升;应用从工业制造向多元领域渗透,适配性持续提升;
依托本土供应链优势结合国际生态合作,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未来行业将呈现硬件标准化、软件智能化、场景碎片化特征。具备全链条创新与生态整合能力的企业将引领增长。
投资者可关注产业趋势更优、放量更快的核心零部件环节,如传感器、灵巧手、关节、丝杠、减速器等。
绿的谐波提供高精度谐波减速器,助力人形机器人柔性关节;国茂股份凭借齿轮传动优势,保障运动控制稳定。
对于普通投资者,也可通过相关ETF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如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和机器人ETF(562500)。
这些ETF成分股覆盖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帮助投资者一键布局机器人上中下游产业链。
随着特斯拉Optimus Gen3将于今年底正式落地,2026年行业需求有望实现五到十倍增长,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从实验室到量产的关键跃迁期。
资本市场对机器人概念的热烈反应只是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和订单落地的多重驱动下,人形机器人正在从科幻走入现实,从概念走向量产。
这个曾经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产物,正悄然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场景,一个崭新的机器人时代即将到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