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让大学与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从玻璃大王到教育革新者,曹德旺正用实业家的执着搭建一座连接企业与高校的桥梁。
“我想建一座连接高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人才与社会需求的桥梁,让大学与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在2025年中国(福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上,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福耀科技大学理事会理事长曹德旺这样阐述他的教育初心。
这位深耕实业近五十年的企业家,坦承在经营企业中遇到不少挑战:市场竞争激烈,技术攻关艰难,但最棘手始终是人才问题。
正是看到大学培养的人才与产业需要的人才之间存在明显的“供需落差”,他立志捐资创办一所真正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产业需求的新型应用研究型大学。
01 实业家的教育觉醒
曹德旺,这位福耀集团的掌舵人,在近半个世纪的实业生涯中,将一家小玻璃厂打造成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
然而,在实业道路上走得越远,他越清醒地认识到:人才缺口是中国制造业迈向高端化的最大瓶颈。
曹德旺发现,从大学招聘到具备多学科背景、具有创新和动手能力的人才十分困难。他意识到目前大学培养的人才和产业需要的人才之间,存在明显的“供需落差”。
正是这种落差,坚定了他创办一所新型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决心。
曹德旺表达了对当前大学课程设置与产业发展之间落差的担忧。他认为,中国制造业正在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企业急需“会解决问题的人才”。
02 福耀科技大学的蓝图
由曹德旺捐资创办的福耀科技大学已初步建成,2025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于2025年9月在福州举行。这所学校定位于非营利性质公益大学。
福耀科技大学的办学理念是成为一所以理工为核心、交叉融合为路径、产业应用为导向的新型应用研究型大学。
为了这个目标,曹德旺带着团队走访了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十几所世界名校,学习它们的办学模式和精神传承,最终融汇成自己的办学理念。
曹德旺邀请到资深教育家王树国担任校长。在王树国上任一年来,学校获批教育部三个重点(培育)实验室,与海尔集团、海信集团、赛力斯集团、一汽集团、商飞集团、中车集团等几十家行业领军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首屆招生成绩亮眼。
03 教育是事业,不是产业
曹德旺鲜明地提出:“教育是事业,不是产业”。福耀科技大学从一开始就定位于非营利性质公益大学。
这种定位体现了曹德旺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他强调,这份事业离不开国家与社会各界的支持,也希望国家出台更多的政策,
鼓励进步的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到非营利的公益大学建设行列,共同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曹德旺在实业领域的经验让他对创新有独到见解。他表示:“四十多年来,福耀玻璃紧跟技术迭代,进行科技创新,不搞‘空想式研发’,
每一个课题都瞄准产业和市场的真实需求,并且能马上转化为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才是企业创新的价值所在。”
04 精准对接制造强国需求
曹德旺的教育实验,核心目标是要让教育精准对接制造强国的需求。他期待从福耀科技大学走出去的学生,既能在实验室里钻研理论,又能在应用场景中解决问题。
这种教育理念旨在培养新技術革命背景下社会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
在曹德旺的构想中,福耀科技大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的需求。
曹德旺发起创办的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是由河仁慈善基金会捐资、福州市人民政府支持举办的民办公助、非营利、公益性全日制普通高校,办学层次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学校于2025年2月21日获批设立。
曹德旺期待从福耀科技大学走出去的学生,“既能在实验室里钻研理论,又能在应用场景中解决问题,成为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社会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
这位实业家的教育梦想已照进现实——福耀科技大学首批本科生已于2025年9月踏入校园。
而这座连接高校与产业、理论与实践、人才与社会需求的桥梁,正悄然改变中国工程教育的版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