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品,蕴藏电影产业“财富密码”
电影散场,消费才刚刚开始。从银幕走向生活,衍生品正延长着电影的生命周期。
“《流浪地球2》衍生品销售过亿元”,“《哪吒之魔童闹海》衍生品销售额又超过前者”,“《浪浪山小妖怪》衍生品销售额即突破700万元,小猪妖毛绒公仔上线即告售罄”......
这一连串数字背后,是中国电影产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衍生品不再是电影周边的小配角,而是跃升为推动产业增长的新力量。
01 市场爆红:衍生品销售创纪录
今年暑期档,中国电影衍生品收入同比增长120%,从昔日电影的“周边”跃升为拉动营收的主力军。
《流浪地球2》 在2023年春节档率先创下衍生品销售过亿元的佳绩,不久后这一纪录就被 《哪吒之魔童闹海》 打破。
《浪浪山小妖怪》片方围绕影片角色和剧情推出207款衍生品,授权衍生单品超400个,覆盖毛绒潮玩、文具礼盒、拼图卡牌等多元品类。
小 Pig妖毛绒公仔上架即刻售罄。
《罗小黑战记2》 的衍生品同样表现不俗,线上线下的总销量接近14万件。
电影衍生品是将电影中的角色、故事、场景等关键创意元素转化为消费者可购买的商品或服务。
它不仅是电影IP的价值延伸,更是整个电影产业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02 收入革命:改变票房依赖症
在电影工业成熟的市场,衍生品早已证明其巨大的商业价值。
海外电影衍生品收入常常在电影产业总收入中占比很高,单部影片的衍生品收入占影片总收入一半以上并不罕见。
一些衍生品收入极高的系列电影,其衍生品收入甚至是电影总票房的数倍。
相比之下,中国电影产业长期以来高度依赖票房收入,衍生品市场起步较晚。
但随着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电影IP开发逐渐成熟,爆款影片不断涌现,尤其是优质动画电影备受观众青睐,国产品电影衍生品市场终于迎来爆发式增长。
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例,其衍生品在淘宝的销售额就超过3亿元。
而奥飞娱乐获得《哪吒2》衍生品独家授权后,仅首周预售就突破8000万元。
参照迪士尼的衍生品开发经验,预计最终销售额可达票房的30%,按照15%的分成比例,这将为奥飞娱乐带来约2.5亿元的增量收入。
03 内容为王:优质IP引爆消费
国产品电影衍生品能迎来爆发式增长,直接原因是国产品动画电影票房的火爆。
与真人电影相比,动画电影的角色形象活泼可爱,具有高辨识度,观影人群中青少年占比更高,更适合开发衍生品并吸引观众购买。
《浪浪山小妖怪》中憨态可掬的小猪妖,《罗小黑战记2》中萌趣十足的角色群像,本身就具备极强的视觉吸引力和情感连接点。
这两部电影凭借好口碑分别取得约17亿元和超过5亿元的高票房,为其衍生品的热卖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果青少年接受动画电影衍生品是因为其可爱、有趣,那么成年观众更多的是被影片的情感元素、文化内涵所打动,衍生品成为他们的情感寄托。
《浪浪山小妖怪》对普通人职场生活的细腻刻画,引发众多打工族共鸣,他们购买小猪妖等衍生品,映射出对奋斗励志精神的认同。
这种情感共鸣使衍生品不再仅仅是商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社交媒介。
04 产业进阶:从制作到营销的全链条升级
中国电影产业在创作、制作、发行、宣传等各个环节的显著进步,为电影衍生品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方面,电影创作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和市场影响力的作品,塑造了众多令人难忘的角色形象,为衍生品开发提供了丰富素材。
《流浪地球2》《满江红》《唐探1900》以及《大圣归来》《大鱼海棠》《长安三万里》等动画电影,在故事讲述、人物塑造、画面设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满江红》剧情本身就像一场剧本杀,片方顺势推出电影IP授权的剧本杀套装,让观众实现了从观影到亲身参与的体验延伸。
另一方面,电影制作技术提升为衍生品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更多可能。
如今,国产品动画电影制作在特效、建模、动画渲染等方面运用了先进技术,能够打造出更加逼真、精美的视觉效果。
通过高精度的3D建模和先进的制造工艺,衍生品能够更加精准地还原观众喜爱的角色形象,从面部表情到服装纹理,都能做到栩栩如生。
《哪吒之魔童闹海》与泡泡玛特联名推出的“天生羁绊”盲盒系列,就因制作精美,随着电影热映大受欢迎。
在发行和营销方面,中国电影产业逐渐形成多元化、全方位的推广体系,衍生品推广成为电影的重要营销手段之一。
片方通过提前曝光衍生品、举办衍生品首发活动等方式,吸引粉丝关注,为电影上映预热。
衍生品的销售渠道也日益丰富,除了传统的影院售卖、玩具店销售外,电商平台、主题快闪店、IP授权专卖店等新兴渠道的出现,使消费者能更加便捷地购买到心仪的衍生品。
《罗小黑战记2》片方为助力影片衍生品销售,在全国主题影城设置的快闪小店达千家。
05 未来展望:从“映后”到“映前”的战略转变
中国电影衍生品市场依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绝大多数国产品影片大部分收入来自票房,与电影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业内普遍认识到,未来中国电影应从依赖票房逐渐走向多元收入。
近年来,上海电影、光线传媒等影视公司积极布局衍生品市场,建立IP价值评估体系,对具备衍生品开发潜力的项目提前规划,同步开发。
《浪浪山小妖怪》的衍生品之所以卖得好,和出品方未雨绸缪,在影片立项之初就启动衍生品开发不无关系。
发展衍生品市场对中国电影产业做大做强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衍生品收入成为电影产业新的重要收入增长点,有利于缓解影视制作的资金压力,降低投资风险。
电影衍生品热卖还有助于延长电影IP的生命周期,提升IP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
影片在上映一段时间后,票房热度会逐渐消退,但衍生品却能持续吸引粉丝关注。
通过不断推出新的衍生品、举办主题活动等方式,电影IP能够保持市场活跃度,让观众对其持续产生兴趣。
《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电影自2015年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年喜羊羊》后,间隔7年才推出新作《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其间衍生品的持续热销对这个IP重返大银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流浪地球2》到《哪吒之魔童闹海》,从《浪浪山小妖怪》到《罗小黑战记2》,这些电影的衍生品不仅在销售数字上创造纪录,更悄然改变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营收结构。
电影院的灯光亮起,故事却在衍生品中得以延续。观众带着小 Pig妖公仔走出电影院,剧本杀里重温《满江红》的悬疑紧张,这些消费行为正拼接出中国电影产业未来发展的路线图。
衍生品已从电影产业的“配角”成长为不可或缺的“财富密码”,推动中国电影走向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