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食品一哥”遇增收不增利难题
高歌猛进的宠物食品行业巨头,正面临利润增长的突然失速。
10月22日,宠物食品行业龙头乖宝宠物交出了2025年第三季度成绩单。表面看,前三季度营收47.37亿元,同比涨29.03%,创下同期新高。
但拆解数据,隐忧立现: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5.17亿元,同比增长21.85%的同时,净利润却反向下跌16.65%。
曾经的“盈利优等生”首次遭遇显著的“增收不增利”困境。
01 增速骤降:辉煌之下的盈利隐忧
过去三年,乖宝宠物的归母净利润平均增速超60%,是行业瞩目的高增长典范。然而这一光环在2025年前三季度黯然失色,净利润增速骤降至个位数,仅9.05%。
纵向对比,乖宝宠物2025年第三季度21.85%的营业收入增速创下了年内单季度新低,而16.65%的归母净利润跌幅更是与2023年、2024年同期的正增长形成鲜明反差。
横向观察,“增收不增利”现象并非孤例。同行中宠股份也在第三季度遭遇类似困境,营收增长15.86%的同时,归母净利润下降6.64%。
宠物食品行业的盈利韧性正迎来严峻考验。
02 费用高企:利润流失的致命黑洞
利润增速“急刹车”的背后,是销售费用的持续高烧不退。
今年前三季度,乖宝宠物的销售费用飙升至10.34亿元,同比暴增48.6%。仅第三季度,销售费用就达3.54亿元。
销售费用率随之攀升,第三季度达到23.3%,同比大幅上升4.6个百分点。
乖宝宠物将原因归结为“自有品牌销量增长、直销渠道占比提高,再加上新品推广”。
中宠股份同样面临费用压力,其前三季度期间费用达7.63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出2.29亿元。其中销售费用4.62亿元(增长38.62%)、管理费用2.12亿元(增长59.44%)、研发费用0.74亿元(增长44.50%)。
03 战略抉择:自有品牌的进退两难
面对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两家龙头企业的战略选择揭示了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乖宝宠物持续加码自有品牌,旗下拥有麦富迪和弗列加特两大核心品牌。
代工业务在整个集团业务里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自主品牌被视为未来发展的关键。
这一战略确实带来了回报:据宠业家数据,乖宝宠物旗下的弗列加特、麦富迪分别跻身天猫宠物品牌成交榜TOP2和TOP5。
弗列加特更是位居天猫平台猫主粮品牌榜TOP1。
然而,自有品牌的推广并非没有代价。销售费用的急剧攀升正是这一战略的直接结果。
与此同时,中宠股份选择了不同的路径——通过收购拓展业务边界。2025年,该公司收购广州淘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旨在获取其成熟的电商运营经验与线上渠道资源。
04 行业困局:宠物经济的结构性挑战
宠物食品龙头面临的“增收不增利”问题,折射出整个行业的结构性挑战。
中国宠物零售市场规模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约8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然而“量增价缓”已成为行业主旋律。
价格战愈演愈烈,天猫、京东、抖音三大平台销售额同比仅增长5.5%,而销量却猛增18.9%。
这表明,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与品牌价格战的加剧正同步发生。
与此同时,渠道变革也在重塑行业格局。抖音等内容电商平台成为新品牌跃升的关键战场,但对整体客单价产生了稀释效应。
宠物食品行业已从“规模竞争”走向“结构竞争”。
05 破局之道: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
面对当前的利润困境,龙头企业正在积极探索破局之道。
高端化成为乖宝宠物的重要突破口。弗列加特作为专攻高端市场的品牌,2025年第三季度销量增长95.8%,销售额增长73.8%。
这一表现证明市场愿意为优质产品支付溢价。
华福证券研报提到,弗列加特位居天猫平台猫主粮品牌榜TOP1,麦富迪位居狗主粮品牌榜TOP1。
产品结构优化也在进行中。乖宝宠物推出BARF、奶弗等麦富迪旗下中高端子系列,以及新品牌汪臻醇,试图通过多元化产品矩阵提升盈利能力。
然而,高端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近期,在多个社交平台上陆续出现关于弗列加特的投诉帖。
有用户称,自家的宠物猫在食用弗列加特的产品后,疑似出现肌无力的症状。
虽然乖宝宠物发布声明称,经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验证,其产品严格符合多个国内外权威质量规范要求,但这一事件反映了品牌建设过程中的挑战。
乖宝宠物旗下弗列加特高端品牌销量增长95.8%,证明市场愿为优质产品支付溢价。但在价格战与渠道变革的双重挤压下,如何平衡规模与利润,成为所有市场参与者面临的必修课。
宠物食品行业已从流量红利时代,迈入以效率、服务与韧性为核心的新竞争阶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