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 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商业航天企业密集闯关资本市场 产业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商业航天企业密集闯关资本市场 产业换挡提速
星辰大海的征途上,资本正成为商业航天企业的新引擎。

近年来,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正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市场化、资本化的新阶段。

随着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优化与落地,多家头部商业航天企业陆续启动上市辅导,一场围绕“星辰大海”的投资浪潮正悄然兴起。

01 多企竞速:商业航天IPO热潮涌动
2025年,商业航天企业IPO进程明显提速。

继蓝箭航天宣布启动科创板上市辅导后,屹信航天、中科宇航、微纳星空、国星宇航等也都启动了上市辅导流程。

此外,星河动力、星际荣耀等民营航天企业也被传出正在筹备上市计划。

8月份以来,商业航天领域迎来一波IPO小高潮。

7月29日,蓝箭航天在科创板上市辅导备案,由中金公司担任辅导机构;8月1日,屹信航天在江苏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民生证券。

8月12日,中科宇航在广东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这些冲刺IPO的企业均成立于2015年至2018年之间,正是国家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商业航天的时期。

从业务细分看,蓝箭航天是民营火箭头部企业;屹信航天专注于微小卫星星载测控通信产品及地面测控系统研发。

微纳星空是卫星制造的独角兽;中科宇航主要从事火箭研发制造;国星宇航则专注于卫星与相关服务及星基解决方案。

02 政策东风:科创板开启“绿色通道”
这一轮IPO热潮的背后,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优化与落地。

2025年6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并扩大适用范围。

该标准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上市。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允许尚未盈利但具备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上市,为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商业航天企业打开了“绿色通道”。

过去因盈利门槛受限而难以登陆A股的企业,如今有望通过资本市场获得长期资金支持,加速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

“政策优化了退出通道,提升了资本信心。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扩容,直接解决了一级市场的退出堵点,”国科资本相关负责人表示。

IPO不仅是企业融资的手段,更是推动公司治理现代化、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员工股权激励与老股东退出的重要路径。

03 资本布局:全球与本土共振
在全球范围内,空间科技风险投资在2025年9月迎来反弹,全球空间科技VC行业投资超过15亿美元,涉及39笔交易。

中国市场在全球空间科技投资中表现突出,9月份最大规模的四笔投资中有三笔来自中国初创企业。

北京银河动力航天科技(337亿美元D轮融资)、吉利科技集团旗下的 Geespace(281亿美元C轮融资)和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98亿美元D+轮融资)引领了投资热潮。

商业航天领域的融资活动逐渐增多。根据创业邦旗下睿兽分析发布的《2025中国商业航天创新生态报告》,2024年商业航天领域融资事件138个,披露融资金额202.39亿元,均为历史新高。

从资金流向来看,2024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卫星应用、火箭制造、卫星制造三个细分领域热度较高。

2025年10月17日,天兵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报送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就在启动上市辅导前,天兵科技刚刚完成Pre-D轮和D轮合计近25亿元人民币融资。

04 产业换挡: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程加速
商业航天产业近期利好消息频出,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程均明显加速。

10月16日,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卫星发射升空。

10月17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星座第六批组网卫星以“一箭18星”方式发射升空。

可回收火箭技术成为竞争焦点。中国商业航天年内将迎来可回收火箭的密集首飞。

包括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天兵科技的天龙三号、星河动力的智神星一号、中科宇航的力箭二号、星际荣耀的双曲线三号。

星际荣耀已经投产3发双曲线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预计于2025年年底前后完成首次“入轨 + 海上回收”飞行试验。

2025年9月15日,天兵科技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成功完成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一级动力系统全系统海上试车,创下国内商业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新纪录。

这是我国商业航天首次实施海上热试车,标志着国产商业火箭已初步具备“一箭多星”批量发射的工程能力。

05 市场前景:万亿级市场正待开启
商业航天产业市场规模正快速扩大。国雄资本董事长姚尚康表示,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市场规模2025年有望突破2.5万亿元。

卫星互联网作为未来通信领域的重要方向,具有万亿级市场潜力。

目前多家上市公司已深度参与产业链,涵盖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制造及运营服务等环节。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A股中商业航天概念股有60余只。

从机构关注度来看,菲利华、中航西飞、航天电器、航天电子等个股机构关注度较高,均有10家及以上评级。

从机构一致预测的角度看,有3家及以上机构评级,且2026年、2027年净利润增速均超20%的概念股有22只。

其中,菲利华、上海瀚讯、芯动联科的机构一致预测净利增速均值较高,均超过30%。

2025年至2027年将成为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关键分水岭。

随着可回收火箭技术的成熟和卫星制造迈入“工厂化”量产阶段,商业航天产业正从“国家队主导”迈向“国企+民企”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随着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优化,资本市场对商业航天企业更加友好。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这个曾经由“国家队”主导的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火箭回收与卫星批产两大核心瓶颈的突破,将进一步打开万亿级市场增量空间。

商业航天正从“首飞验证”走向“量产商业化”,从“复制SpaceX”走向“场景驱动+低成本突破”的中国特色路径。

其生态图谱正从“星空梦”转为产业网络,而这,正是新基建走向太空的真实写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QQ|标签|爬虫xml|爬虫txt|新闻魔笔科技XinWen.MoBi - 海量语音新闻!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10-27 03:08 , Processed in 0.43852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