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资概念股掀起涨停潮,20万亿市值行动方案引爆市场
深圳国资板块迎来罕见集体暴涨,多只个股强势涨停,一幅宏伟的20万亿市值蓝图正在这座创新之城徐徐展开。
10月23日,A股市场整体呈现探底回升态势,而深圳国企改革概念股却以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脱颖而出,成为当日最受瞩目的板块。
截至收盘,深圳国企改革概念板块飙升6.62%,高居概念板块涨幅榜首。板块内,建科院“一字”20%涨停,报20.74元/股;深水规院大涨超14%;广田集团、特发信息、深赛格、深物业A、特力A、中新赛克、深纺织A、深圳能源、深粮控股、天健集团等个股均强势涨停。
整个板块26只上涨个股中,多达10余只个股涨停,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01 政策催化
这场资本盛宴的直接催化因素,来自于10月22日盘后深圳市多部门联合印发的 《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
该方案设立了明确量化目标:到2027年底,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20万亿元,培育形成千亿级市值企业20家。
同时,方案还提出累计完成并购项目超200单、交易总额超1000亿元的具体指标。
《行动方案》在重点任务中指出,将加快实施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提升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对轻资产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标的的估值包容度。
02 产业聚焦
此次深圳并购重组政策具有鲜明的产业导向性,完全围绕现代产业体系竞争新优势而构建。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方案明确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上市公司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上下游并购重组。
同时,政策还鼓励企业在合成生物、智能机器人、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赛道上积极开展并购重组,快速提升产业规模和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真正高质量的并购重组既是微观层面企业快速成长、做大做强的路径,也是中观层面推动产业整合升级与创新能力突破的重要催化剂。
03 资金涌动
在政策利好刺激下,深圳国企改革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3.82亿元。
个股方面,23只股票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6只净流入超亿元。
特发信息高居主力资金净流入榜首,达2.44亿元,紧随其后的深圳能源、力合科创、天健集团分别获净流入2.04亿元、1.46亿元和1.28亿元。
从资金流入比率看,深赛格、深物业A、特发信息等比率居前,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分别高达84.43%、52.32%和46.76%,显示资金追捧热情高涨。
04 改革纵深
2025年正值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随着9月底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5年第三次专题推进会的召开,改革高质量收官的内涵进一步清晰。
深圳此次出台的并购重组行动方案,被市场视为深圳版国企改革2.0升级版。
回顾过往,2023年上海、广州等地国企改革曾引发区域性行情,而深圳此次推出的三年行动计划以其量化指标明确、产业方向清晰而更受市场期待。
银河证券分析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强化央国企逆周期调节的攻坚期,央国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的关键变量。
05 港股机会
《行动方案》还特别强调了深港资源联动的重要性,提出要在跨境并购融资、支付工具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政策鼓励深圳企业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规范发展,支持深圳市行业龙头企业通过赴港上市或再融资等方式获取资金,提升跨境并购重组效率。
同时,方案还明确支持引导深港合作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投入产业并购项目,支持两地交易所加强互联互通,争取推动创新性并购重组案例落地。
这些举措将为香港金融市场带来新的业务机会,并进一步强化深港两地的资本互动。
深圳国资板块的暴涨仅仅是开端。
随着三年行动方案的深入推进,一场以国有资本为引领、以市场化并购重组为手段的产业整合大戏正在深圳拉开帷幕。
放眼全球,从亚马逊到微软,从苹果到英伟达,这些科技巨头的成长历程中,持续不断的并购操作是其做大做强的关键路径。
如今深圳正循此路径,在20万亿市值宏伟目标指引下,培育属于中国的世界级企业集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