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板块的高确定性特征
盈利稳定性
银行的主要业务包括存贷款业务等。在经济环境相对稳定时,银行的利息收入来源较为稳定。例如,其通过吸收存款,然后将资金贷放给企业和个人获取利息差。企业和个人的贷款需求在正常的经济周期中是持续存在的,只要银行合理控制信贷风险,利息收入就能够持续流入。
银行还会有中间业务收入,如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包括结算、代理、银行卡等业务手续费。这些业务与经济活动的基本需求相关,波动相对较小。
资产质量改善趋势
在宏观经济逐步复苏的过程中,企业的经营状况逐渐好转。银行的企业贷款资产质量会相应提高,不良贷款率有望下降。随着监管对银行业风险管理的重视,银行自身也在不断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风险识别、预警和处置能力。
例如,过去几年银行通过加大不良资产的核销和处置力度,拨备覆盖率逐步提升,这为应对潜在风险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也反映出银行资产质量的改善趋势。
政策支持与监管环境
政策层面上,银行在国家的金融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政府往往会采取措施来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例如在货币政策方面,会通过调整利率、准备金率等手段来调节银行的资金成本和可贷资金规模,以促进银行稳健经营。
监管机构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管,这有助于银行保持健康的经营状态,避免过度冒险行为,从长期来看增强了银行板块的稳定性。
后续表现有望接力及绝对收益空间乐观的原因
估值修复潜力
银行板块的估值通常较低。以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来看,与其他一些板块相比,银行股的PB大多处于1倍左右甚至更低水平。随着银行盈利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质量的改善,存在较大的估值修复空间。例如,当市场对银行的预期从悲观转向乐观时,投资者会重新评估银行股的价值,推动股价上涨,从而实现估值修复。
股息率吸引力
银行股通常具有较高的股息率。对于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保险资金等,银行股是比较理想的投资标的。银行在盈利后会将一部分利润以股息的形式分配给股东。较高的股息率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更具吸引力,这会吸引更多资金流入银行板块,推动其股价上升,进而带来绝对收益空间的扩大。
宏观经济环境与利率因素
在宏观经济复苏预期增强的情况下,利率环境可能发生变化。如果利率上升,银行的净息差有望扩大,这将直接增加银行的利息收入。同时,宏观经济的复苏会带动企业和个人的信贷需求增加,银行的贷款规模可能扩大,进一步提升盈利水平,从而为银行板块股价上涨提供动力,使其在市场中的表现有望接力其他板块,并且带来乐观的绝对收益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