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车企调整电动化战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市场需求变化 混合动力汽车需求走强:全球主要汽车市场中,混合动力汽车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例如,本田公司预测到2030年全球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将比预计目标减少30%,而其在美国印第安那州的工厂投产的主力车型“CR - V”,混合动力汽车的占比将超过原计划的60%,因为混合动力汽车在北美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纯电动汽车需求转弱:美欧等主要汽车市场的环保相关法律政策有所调整,如特朗普政府撤销拜登政府的电动汽车“强制令”,削减电动汽车补贴及清洁能源补贴;欧盟理事会通过修正案,为车企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空间。这使得纯电动汽车的需求受到一定影响,市场不再像以前那样强力推动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此外,消费者对续航里程、充电设施及高保险费用的担忧,也制约了纯电动汽车的普及。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电动汽车销量仅增长2.7%,远低于去年同期47%的增速,占总销量比例降至7.1%。电池产业链和供应链问题 原材料供给不确定:日本是矿产资源匮乏的国家,生产电池所需的锂等稀有金属依赖进口。全球能源转型增加了对稀土资源的需求,加上地缘政治不稳定以及美国政府多变的经贸政策等因素,使得稀土以及关键矿物供给链的稳定性受到关注和担忧,这迫使日本车企谨慎考量汽车电动化的发展方向。 电池产能和零部件供应不足:在电池产能方面,日本企业落后于中国企业。如2024年全球汽车电池搭载量数据显示,中国的宁德时代市场占有率为37.9%,连续8年居首位,前10名中有6家是中国企业,日本只有松下控股公司排在第六。在零部件供给方面,2023年车载电池的4种主要零部件,中国企业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部分所占市场份额均较高,日本在原材料供给和零部件供应等方面对中国依赖程度较大。另外,日本企业要达到一定的产能规模需要巨额投资,而部分企业因各种原因放弃原有计划,如日产公司放弃在日本国内建设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计划,丰田公司暂缓其在福冈县建设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项目。自身优势与环保考量 发挥混动技术优势:日本车企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有传统优势,如丰田的油电混合动力(HEV)已经经历了4代革新,本田也有成熟的i - MMD混动技术。面对市场变化,日本车企希望通过强化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进一步扩大自身在这一领域的优势。 助力碳中和目标:截至2019年,日本有10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在行驶,同年日本的汽车二氧化碳排量减少了23%。日本舆论认为,混合动力汽车燃料性价比高,能减少汽车燃料的消费量,对碳中和贡献较大,是值得综合考量的汽车电动化发展模式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