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汽车零部件企业呈现出业绩预喜但长账期等问题依旧存在的态势。具体情况如下:业绩预喜情况:截至7月21日,按申银万国行业类划分,A股共有59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披露了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38家预喜,包括27家预增、6家略增、5家扭亏。例如,襄阳长源东谷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62.65%到88.88%,江苏博俊工业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7%至67%。业绩预喜原因: 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新能源乘用车成为车市增长主力,渗透率稳定突破50%。今年1-6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299.6GWh,累计同比增长47.3%,带动锂电等相关零部件企业业绩增长,如华友钴业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5.62%~67.59%。 出口业务向好:乘联分会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额395亿美元,年增速为5%。美国、欧洲是主要出口目的国,拉美和东南亚市场出口量也快速增长。通达电气、华工科技等企业都提及出口业务对业绩增长的推动作用。 客户订单放量:部分企业因客户订单充足实现业绩增长。如神通科技因乘用车市场客户订单持续放量,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06.89%~113.46%。长账期等烦恼: 长账期问题突出:汽车零部件企业作为产业链上游,深受长账期困扰。iFinD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汽车零部件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72.72天攀升至2024年的84.53天。2024年第三季度,汽车电子电气系统账期高达136天,底盘件和电驱动零部件账期达6-12个月。尽管6月中旬多家主流车企宣布将供应商付款账期统一至60天以内,但实际效果不明显,零部件企业未感受到账期明显缩短。 “年降”压力增大: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被主机厂要求“年降”,即每年降低产品价格。有企业反映,主机厂今年给出的“年降”幅度比往年更大,这将进一步压缩零部件企业的利润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