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快递业收入破万亿,前三季度业务量达1450.8亿件
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450.8亿件,收入累计完成10857.4亿元——这是今年1至9月中国快递业交出的成绩单。
10月23日,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快递业务收入累计突破1万亿元,达到10857.4亿元,同比增长8.9%。
同时,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450.8亿件,同比增长17.2%,持续保持稳健增长。其中,仅9月份,快递业务量就完成了168.8亿件,同比增长12.7%。
01 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数据显示,自今年3月以来,我国快递单月业务量均保持在160亿件以上,呈现出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
这一庞大的业务规模,有力支撑了前三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9万亿元的市场表现。
回顾历史数据,我国快递年业务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突破万亿大关的用时逐年缩短。
从全球视角看,中国快递业的服务时效性、服务质量和性价比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02 驱动因素多元融合
快递业务的快速增长,首先得益于其对内需活力的有效释放。
快递业不断深化与文旅体育的协同发展,同时提升了农村消费服务的广度与深度。
在促进产品跨区域流通方面,快递行业通过增强冷链保障能力,提升多元化一体化服务能力,有效服务生鲜水果、河鲜海鲜等农特产品远销全国。
智能家居、以旧换新等产品也通过快递渠道实现线上热销。
区域协调发展是快递业的另一重要贡献领域。
前三季度,快递业积极服务“东货西进、西产东流”,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占比持续提升。
03 中西部崛起的新动力
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中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1.0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
新疆、宁夏、贵州、青海等省(区)的快递业务量增速尤为亮眼,达到约3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一数据表明,快递业正在为促进中西部地区内需扩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的快速增长,也反映了我国经济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区域发展差距的逐步缩小。
04 科技赋能行业升级
国家邮政局局长赵冲久在近期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邮政快递业正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行业数智化升级。
目前,AI大模型正助力企业从仓储管理到末端配送,全链路推进智能化升级。
“无人”技术在仓储、运输和派送环节大显身手,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快递服务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行业创新势头强劲,智能安检、自动分拣、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等设施装备迅速应用,北斗导航、5G技术、人工智能不断融入到揽收、分拣、运输、派送各个环节。
05 服务网络覆盖全国
我国已基本建成覆盖全国、深入乡村、通达全球的邮政快递服务网络。
在这张庞大的邮政快递服务网络上,有近200架全货机翱翔于蓝天,27万多辆快递服务汽车疾驰在街巷,41.3万处各类营业网点遍布城乡,近3000个各类分拨中心每天处理超4亿件快件。
在服务创新方面,邮政、快递企业不断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发展出时效件、经济件、大件、冷链、同城等多元化寄递服务业务,满足了差异化和个性化的社会需求。
06 展望未来持续向好
国家邮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步入四季度,行业逐步进入旺季,随着快递企业稳步挖掘市场潜力,推动产业数智化升级,有效满足多元化寄递需求,预计行业仍将保持向好发展态势”。
快递业将继续为促进经济回升向好、内需持续扩大作出积极贡献。
随着行业逐步进入旺季,快递企业正稳步挖掘市场潜力,推动产业数智化升级,有效满足多元化寄递需求。
快递业务量从2020年的约830亿件,增长到2024年的1750亿件,年均增长达20% 左右。
这一数据背后,是不断扩大的消费市场和经济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
|
|